中新网武汉12月6日电 (梁婷 李渊)湖北漳河工程管理局6日联合涉水企业在漳河水库煤码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,今年是漳河水库第二次开展补偿性增殖放流。
湖北漳河水库开展补偿性增殖放流。李渊摄
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以“维护渔业资源 共建美好漳河”为主题。旨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,维护漳河水库良好水生态环境。
湖北漳河水库开展补偿性增殖放流。李渊摄
此次增殖放流以漳河水库水生生物多样化调查科研结论为依据,共投放草鱼和白鲢鱼苗约50万尾,尾长4厘米—15厘米,对保护漳河水域生态平衡、保障渔业资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。
据悉,漳河工程管理局在公益性增殖放流、规范民间放生放流及违规捕捞惩罚性放流的基础上,联合涉水企业开展水生态保护行动,推进长期开展补偿性增殖放流。(完)
中新网南宁12月6日电 (记者 林浩)能连续滞空八小时、定向灭火的救援无人直升机,可满足一个足球场照明和发电需求的新型应急救援灯,能深入洪涝现场自动排水的智能机器人,“一机多用”的多功能全地形救援车……12月4日到6日,2023年中国(广西)—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在广西南宁市举行,吸引130多家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应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和协会团体参展,集中展示应急救援领域“黑科技”。
图为2023年中国(广西)—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现场。记者林浩摄
图为山地应急救援车。记者林浩摄
图为多功能应急救援无人机。记者林浩摄
图为用于应急救援的卫星便携站。记者林浩摄
图为用于应急救援的户外照明灯。记者 林浩 摄
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介绍,此次展览是2003年中国—东盟应急管理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,参展企业涵盖预警指挥、工程抢险、基层防灾、消防器材、应急通信装备、监测设备、防护装备等领域,展出面积近6万平米,全面展示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推动开展技术交流、贸易洽谈,促进中国—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向纵深发展。
图为2023年中国(广西)—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现场。记者 林浩 摄
装备和技术展举办期间,主办方还召开了“中国—东盟应急产业采购商大会”“中国—东盟应急产业园招商对接会”,切实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急产业互补发展,打造面向东南亚、辐射全国市场的应急装备和技术产业集群。(完)